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的生命伦理之争鸣——第十三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综述


作者:刘涛     编辑:钱丽娟     发布时间:2019-05-21  浏览:

 

 2019年5月10日—13日,“第十三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广州湖天宾馆举行。本次会议由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社协办,广东省医务社会工作研究会、广东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承办。广州医科大学党委颜勇副书记、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主任张颖、广东省医学会副秘书长苏焕群、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王明旭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边林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及代表100多人出席了会议。

 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刘俊荣教授主持开幕式,广州医科大学颜勇副书记介绍了学校及医学伦理学学科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张颖主任教授、广东省医学会副秘书长苏焕群教授分别作为主办单位、承办单位致辞,并对各位专家、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

 会议邀请了香港城市大学范瑞平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主任张颖教授、云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蔡昱、北京师范大学李建会教授、中山大学王志康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刘涛副教授等分别就生命伦理的公共政策蕴涵、机器人护理对生命伦理学的挑战、儒家家庭与古希腊家庭的比较、儒家视角下的人类尊严、“进化论、理性、道德与社会发展”、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儒家伦理反思等问题作了主题报告。香港城市大学范瑞平教授指出,以美德为基础的儒家公共理性为制定现代公共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公共政策既要体现普遍之爱原则,也要接受差等之爱原则,两者不得偏废。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张颖教授以近年来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引进智能护理机器人“阿铁”这一热点事件为切入点,从关怀伦理、效益主义、儒家孝道思想等多重向度分析了机器人护理给生命伦理学带来的挑战,并指出挑战的核心在于如何定位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云南财经大学蔡昱教授从自由与专制的区分出发,考察了儒家家庭与古希腊家庭在观念上的差异,认为儒家家庭是以仁爱联结的共同体,它能够帮助人们克服畏死的恐惧,从而使自由具有现实性。北京师范大学李建会教授阐释了儒家文化中的人类尊严概念,指出在儒家视角下人类尊严的根本在于维持自己与他人的道德关系。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区分了儒家的“普遍人类尊严”和“获得的人类尊严”概念。中山大学王志康教授通过解析各种进化理论对人的理性和行为的影响,指出人类的未来在于人类是否能够合理地利用所掌握的进化规律来规范自身行为。他兼论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殖伦理问题,认为中国人的传统道德必将随着生殖观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广州医科大学刘涛副教授从儒家伦理中包含的生化原则、慈爱原则、诚信原则、前定原则、公正原则、中庸原则等六个方面,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做了深入剖析,指出儒家伦理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具有支持与限制两种态势,在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现实开展中应该综合平衡这六个方面,以获得儒家伦理的支持。

 

 在本次会议中,与会的专家学者还从身体伦理、健康伦理、医患关系、死亡伦理、生命科技前沿伦理等当下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热点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身体伦理方面,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俊荣教授做了“基于儒家身体视域的德性之养成”专题报告,指出儒家的身与心是互相贯通的关系,德性养成应重视身体规训、道德行动、道德习惯的作用。在健康伦理方面,长沙市卫计委副主任刘激扬结合长沙市健康民生项目开展情况,阐述了出生缺陷防控的伦理原理和准则;河北北方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李振良教授对我国健康扶贫政策的具体措施、伦理问题和未来政策走向进行了分析。在医患关系方面,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何绵锦博士对新时代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的制度公正问题做了深入解析,并从医方、患方、社会媒体等多重视角提出重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制度举措。在死亡伦理方面,来自觉行义工工作室的蓝嘉明社工师分享了基于医院场景的临终关怀服务状况。中山大学余剑龙博士就胎儿的道德地位问题,从属性论和关系论的双重向度出发,分析指出胎儿在道教中具有与成人相同的道德地位。围绕着养老等备受社会关注的伦理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珏副教授就养老视域中的代际冲突与代际公平问题,从儒家伦理的视角提出“代际相互依赖”的解释范式;奥塔哥大学生命伦理学中心邹翔博士则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农村老年病人的家庭照顾经历进行了深度伦理分析;山东大学郑林娟博士以江苏宜兴失独老人的代孕求子为切入点,阐述了失独家庭妊娠型代孕面临的伦理难题及其化解的可能。围绕知情同意、医疗决策等领域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南方医科大学陈化教授阐释了代理决策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解决机制;广州医科大学法学系徐喜荣副教授就紧急救治中患者近亲属意见的取得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尝试给出了中国患者近亲属决策权限制制度的建构方案;西南医科大学法学院李想对二孩政策下女性保障生育意愿做了法律层面的思考与分析。

 在报告与讨论中,有许多学者从儒家伦理的视角出发,对医学价值、道德创伤等问题做出伦理辨析。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副主任刘云章教授认为儒家责任伦理可以为维护现代医学价值性提供理论支持,主张实现儒家责任伦理与现代医学的价值对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李亚明副教授以“人类整体的尊严”概念为切入点,认为儒家伦理中对“人类的尊严”有较为充分的论述,主张借助儒家的理论资源来回应西方伦理研究中的相关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王璐颖副教授对儒家文化视阈下的道德创伤及其治理做了深刻解析。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芮博士指出,在包括儒家传统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伦理学资源,可以为重建中国生命伦理价值体系贡献力量。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白劼讨论了儒家视野下单身女性“冻卵”所涉及的法律与伦理问题。北京大学医学部助理研究员李晓洁通过分析指出大数据时代特征与儒家伦理有着契合之处,借助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资源,能够更好地实现健康医疗数据共享。

 会议最后,在刘俊荣教授的主持下,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张颖主任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她感谢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卫生管理学院、各协办单位、承办单位及会务人员对会议成功召开付出的辛勤工作,感谢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并期待2020年再相聚。本次会议促进了对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相关问题的探讨,为助推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思考。